安徽省懷寧縣平山地區銅金礦
企業名稱 |
安徽省銅陵縣牛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|
所有制類型 |
國有控股 |
|||||||||||
地址 |
安徽省銅陵縣順安鎮新豐村 |
E-mail |
zsd7791@sina.com |
郵編 |
244131 |
|||||||||
法人代表 |
王德懷 |
聯系人 |
張尚鐸 |
聯系電話 |
0562-8701452 13965237791 |
傳真 |
8701452 |
|||||||
礦權名稱 |
安徽省懷寧縣平山地區銅金礦詳查 |
|||||||||||||
勘查階段 |
詳查 |
發證日期 |
2012.8.31 |
礦種 |
銅金礦 |
礦權面積(Km²) |
18.69 |
|||||||
礦權地理位置 |
工作區位于懷寧縣境內,行政區屬平山鎮管轄??辈閰^范圍為東經:116°38′45″—116°42′15″,北緯:30°26′45″—30°28′45″。 |
|||||||||||||
地質背景 |
工作區大地構造位于懷寧凹斷皺束內,董嶺背斜南西傾伏端的北西翼,區內斷裂構造發育,特別是NE向斷裂發育,如石牌——平山——黃墩斷裂帶通過本區東部(被第四系掩蓋),可能與本區成礦有一定關系。本區外圍分布的地層為寒武系黃嶺群,該地層組成董嶺背斜的核部,在董嶺背斜的兩翼分布的地層有寒武系黃家榜群,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一套地層均有分布,古生代地層主要為一套淺海相沉積的砂質巖、泥巖和石灰巖,特別是奧陶系黑色硅質頁巖和志留系下部的高家邊組黑色砂質巖,可能與成礦關系密切。如溫橋多金屬礦床;中生代江鎮火山巖東西向斷裂帶噴溢,巖石主要為火山熔巖和碎屑巖,本區即位于火山巖盆地的西緣。 |
|||||||||||||
完成工作量及成果 |
1/20萬區域地質調查、化探、重力和航磁等基礎地質工作,均已覆蓋全區。1982年,安徽省地質局326地質隊在本區進行了1/5萬區域地質調查,通過工作圈定了兩個化探異常;北西側,Cu平均含量80ppm;Pb平均含量66ppm,最高含量100ppm;Zn平均含量105ppm,最高150ppm。Cu、Pb、Zn異常套合很好,檢塊分析,銅2.41%。南東側:Cu平均含量120ppm,最高200ppm,檢塊分析,銅品位4.63%。 2011年委托華東冶金地勘局物探隊完成磁法掃面1/萬6.87Km2,劃出4個主要異常群,其中有3處推測為弱磁性體含磁性巖體引起。9月進行了激電中梯掃面0.87 Km2,總的看異常低阻高極化率,電阻率在50至1000Ω·m之間,AB/2 100m時電阻率呈明顯的低阻趨勢。 通過地表1/5千地質圖修測2.5 Km2和投入部分鉆探,發現地表銅礦體露頭,產狀約300°<27°,走向長8m,傾向長7m。向SW側伏,礦體沿走向和傾向向下延伸。主要金屬礦物孔雀石,藍銅礦和風化的絹云母閃長巖伴生,采樣分析,平均品位Cu:11.39%,Pb:0.49%,Zn:0.59%,Ag:65.99g/t。 在硅化帶的NE端,石牛洞處,硅化角礫巖中也見有孔雀石、藍銅礦,呈斑點狀、團塊狀。經采樣化驗平均品位Cu:0.37%,Ag:6.1g/t。 |
|||||||||||||
前景分析 |
勘查區西側除Cu礦化體外還有硅化,螢石化,高嶺土化,鉛鋅礦化,蝕變強烈,找礦前景較好。對已見到的礦體露頭,沿傾向沒有控制到,沿走向還沒做工作,有很大的探礦空間,在礦體的走向和傾向延伸方向深部加以追索和控制,能擴大礦體規模。在重礦化地區,如石牛洞等地,進一步驗證磁法、電法異常。在西部礦權區NE方向C4磁異常區,異常值較高,比較集中,梯度較陡,電法也較好,地表又見花崗閃長巖體,又有F2斷裂通過,可選擇勘探手段進一步驗證。整個礦區的東部處在董嶺背斜的傾伏端,局部火山巖覆蓋,資料顯示有巖體,工作程度低。下部有望找到斑巖型銅礦可能。本區地質背景與國內很多的鉛鋅礦床、銅礦床類似,另外該區的北東側即為溫橋鉛鋅礦,背景也類似。綜上所述,這一地區是尋找金屬礦之有利地段,有望找到小或中型(銅)鉛鋅礦床一座。 |